冯平(左一)为大兴村村民送去了农产品销售款。
“冯书记,我们在家不能外出,没得米下锅了!帮忙买把面条和盐巴。”重庆市梁平区大观镇大兴村6组李自春打来了求助电话。在施行封闭式管理的第二天,大兴村“第一书记”冯平的电话就成了全村的热线电话。
“立即发动各组组长,打电话问询每家每户近期需要采购的生活物资,由村里代购,免费送货上门。”冯平在村“两委”会上说,“特殊时期车辆不好协调,就用我自己的车来送货。”于是,在大兴村乡间道路上,不时能看到冯平的身影。“不仅送货上门,连谁家有病人需要上医院,只要找到冯书记,他都免费接送。”享受过免费预约车辆的村民李自春说。截至目前,冯平和同事们累计为村民代购生活物资金额近10万元。
以“三社”融合为契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大兴村是市级贫困村,同时也是梁平区相对贫困村。“第一书记”冯平来到大兴村后,经过实地调研,确定以梁平区“三社”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规范发展集体经济组织,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2019年,冯平联系该区“三社”融合试点单位北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村集体签订协议,发展蜜本南瓜80亩、二荆条辣椒20亩、榨菜30余亩,同时保底价收购产品,让贫困村优质农副产品进入超市、机关和学校食堂。
“现在到处封路,地里的榨菜虽然长势喜人,但怎么卖出去呢?”大兴村5组村民汪崇建说,突然袭来的疫情,让种榨菜的农户心中没了底。运输车辆通行难、装车的工人少、收购时间紧……一道道难关摆在了面前,让冯平一筹莫展。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通了梁平区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幸伟的电话。“车辆运输的问题,我们负责协调。”听着电话那端传来肯定的答复,冯平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
“找不到装车工人,我们几个就自己上。”冯平在找到村里四职干部商量时说。说干就干,戴上口罩、提着砍菜的刀、扛着尼龙袋,30余亩榨菜在两天内就装车完毕,7吨榨菜被送到了收购厂。
“太感谢了!”手中拿着榨菜钱的村民汪崇建激动地说,“要不是村里帮忙,我们的榨菜就打水漂了。”
产业扶贫
打通销售渠道
2019年,大兴村引导所有贫困户和本村多数农户加入合作社,并确定了“区供销合作社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大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大户 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全镇第一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村集体以每年每亩50元的价格流转撂荒地500亩,农户实现一次增收。
此外,冯平还引进“村村旺”、淘宝等电商平台,开拓产业扶贫新订单,打通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在区社的指导下,成立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贫困户优质农副产品宣传营销队队长的工作队,以“单位、个人 村集体扶贫订单”为切入点,积极延伸“以购代捐”的内涵,打造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
冯平与村“两委”充分利用“三社”融合发展契机,带动了产业发展,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唱响了脱贫路上的“幸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