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行业骤然停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复工潮不断,很多望眼欲穿的餐饮酒店等等服务行业,也在将近绝望中期盼着今年夏天能够迎来报复性消费反弹,弥补自己伤痕累累的生意。我们做农业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希望能够赶上春耕行情。特别是作为春耕必须的农资产品的推广销售,也一度成为做农业人的行业热搜。农资营销人员也带着口罩出发,希望能够开拓市场,服务客户,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
当下我国的农业,大田区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对春耕应该影响不大。但是,经济作物区除了蔬菜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受到冲击较小之外,果树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很多果子要么挂在树上,要么烂在地里。菠萝、火龙果、蜜瓜等等也是一片惨淡。对每个从事农业的人来说,面对恶劣的、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盲目乐观是不太现实的。我们需要认真地考虑如何加入当地有影响力的种植合作社,抱团取暖。广大的农业种植者们,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携手走农产品品牌化种植合作社的道路,中国的种植者才能有市场的话语权。不要盲目乐观,不要盲目扩种,借用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的一段话,给广大的种植者提点建议。
对农资企业来说,要认清当下严峻的市场环境,去掉那些不切实际的业绩倍增的幻想。传统农资营销在客户开发、会议订货、示范试验等形式严重受影响的前提下,农资企业要利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重塑自己的营销体系,认真研究市场行情,适当参与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能够形成一套科学的推广体系,真正能够帮助到种植户的农资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农资企业首先要梳理自己的营销战略、营销目标、营销战术,从思想意识上要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目前疫情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建设自己企业的营销“工具箱”,把所有疫情期间的营销人员线上管理、销售政策、员工工作计划及执行督导、提出一揽子的世界杯买球方法的解决方案。企业自身如果是茫然的,营销人员就会是无头苍蝇。
这场春天的战“疫”,需要重构我们的营销体系,充分发动营销团队和经销商、零售商、种植大户深度参与公司整体品牌内容和产品内容的创新,加强营销各个环节的互动链接,重塑我们的新营销体系。农资企业要做最大的努力,最坏的打算。不要盲目乐观,盲目开拓市场,而要服务好老客户。同时,留足现金,才能度过这段艰难岁月。
疫情当下,很多人都担心企业的生死问题。的确,当一切都进行隔离的时候,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其实,面对这种战“疫”状态,除了耐心地等待疫情转折之外,更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自身企业的战略。
当下,农资企业更要重视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很多做农资的企业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战略的时候,就已经倒下出局了。所以,农资行业除了两化合并之后打造的国家队之外,根本没有上规模的企业。时代在飞速地变化,一切的营销环境都变得更加不确定,所有的成功经验都需要接受新时代的冲击洗礼和重生,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