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芳村、北有马连道。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集散地,从北口到南口1500米的距离共有大大小小13家茶城,来自全国10多个产茶区的3000 余户茶商入驻。马连道被命名为“中国茶叶第一街”“中国特色商业街”等,在中国茶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批发功能在减弱,但依旧是全国各大生产厂家北方营销中心和旗舰店的必选之地。
今年1月底疫情发生以来,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积极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延迟开门营业。4月以来,各茶城允许商家每日进店打包发货,消费者仅限于购买,不能提供品饮。5月以来,各家茶城的营业时间开始延长,商家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品饮。马连道茶城的人气在逐渐恢复。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北京再次出现多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月16日开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并相应升级了防控策略。自北京确诊病例数反弹以来,截至6月22日1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37例。
此前,北京已经连续50余天没有新增病例。很多人摘下了口罩,路上开始堵车,购物中心、娱乐场所里的人多了起来,生活正在重回正常轨道,京城茶街也在重启,逐步恢复营业之时,疫情再次出现。那么,马连道的众多茶城、茶店现状到底如何?
6月17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记者来到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一探究竟。
北京马连道茶城实拍。
位于茶叶一条街中心的北京马连道茶城营业时间为11:00至17:30(在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时,茶城营业时间为11:00-16:00),而在疫情之前,夏季营业时间会到19:00。
进入茶城,首先需要出示北京健康宝,健康状态查询呈绿码后还需进行体温检测,全部正常后方可入内。可以看到,茶城内只有零零散散的顾客手提购物袋进行消费,大多数通道内都没有消费者的身影。国际茶城、京闽茶城也是相同的情况。其中,国际茶城结束营业的时间更早,17:00就已经停止营业。这几个茶城内,允许顾客进店购买,但需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隔,且商户暂不提供品饮服务。
情况最为特殊的是位于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最南端的茶缘茶城,这里距天陶红莲菜市场最近,且属于本次疫情较为严重的丰台区, 管理非常严格。目前,茶缘茶城已经实施了封闭管理,仅业主可以进入发货,禁止其他人员出入。
再来看看街边的茶店。尽管此次疫情升级为二级后,政府没有要求停工停产,但记者从其他茶商处了解到,个别店铺自愿关闭,一是从自身健康角度考虑,二是由于对进入店铺的人员不够了解,担心有隐患。大部分茶店依旧处于营业状态,并在入口处设置登记并进行体温检测。记者随意走进几家店铺,店内工作人员表示应当地街道要求,禁止提供品饮服务,并对此表达了歉意;此外,也看到个别商户已经贴出“无事勿入”的告示。
目前,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势还处于较为严峻的阶段,这些规定的出台是必然的。但对于极其注重体验性的传统实体店来说,销售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在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些店铺商户正在打包快递,其工作人员表示,老客户会通过线上形式进行购买,疫情发生以来,电商逐渐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6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表示,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但防控形势一定时间内不会放松。如此看来,短期内马连道的商家仍需做好心理准备及相应的经营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