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拜访了某企业大型农业园区,企业领导虽然不是学农专业的,也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但是对农业现状仍然说了一堆的问题。如土壤退化、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小农户经营等。
听着该领导分析的问题,似乎都很有道理,然而他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没有摆脱工业思维。至于哪种思维可以解救我们的农业危机,说不清楚,但是源于工业的现代农业思维可能很难达到目的。
其实我们现在农业出现的问题,早就在近百年前就有人预见到了。或者说在那时候石油农业还不太发达的时候,那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专家就意识到西方的农业发展不能持续,有的是奔赴人口密集的东亚农业区考察,有的是推荐80多年前就已经取得成功的循环农业模式。可是社会进步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发声就轻易改变的,尤其在现在的商业社会里,进步是伴随企业的商业利益而进步的。
有人开玩笑说,老外遇到世界灾难都是想着自己逃跑,然而我们国人有民族大义,是“带着地球流浪”。这在农业行业也是充分体现,谈到农业面临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农业从业者都有着胸怀天下的大志,似乎要通过自己的技术、产品和魅力,企图影响全行业。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人人都做志在天下的大侠,管好自己的范围内就不错了。
农业为何非大规模不能发展呢?看看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些农业园区,也许他们不懂农业,也许他们没做过农业,可是他们有情怀,他们做一点农业,只要自己的圈子里认可,那就忙得不亦乐乎,满心陶醉于自己的优质农业中。我们站在一边欣赏就够了,农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他在他的圈子里成功也就够了。
从他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如果我们一直用工业思维来发展农业,还想找到答案吗?就像我们用西医的研究方式解释中医,不扭曲都不正常呀?我们是拥有了一点现在科学知识,就希望通过现有的知识体系去解决身边所有的问题,哪怕是不现实。或许我们观察的维度就不够,或许我们按照现有的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还想通过这种思维寻找答案吗?农业是一门实践科学,如果通过人为的设计,完全按照工业生产的模式进行生产,恐怕就把农业资源看的太简单了。
农业存在很多问题,它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想有所改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顺其自然,农业生态一直在变化。农业正在进步,如今商业这么发达的社会里,但是农业生态一定会自我调整,自然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