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新华网媒体作报道,总觉得读了一则假新闻,拖到现在才写这篇文章,就是看看后续究竟什么情况,到了什么程度。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某旗,7月以来大片大片的麦田、油菜田被铲出一道道触目惊心、黑绿相间的“斑马线”,再有10多天就成熟的麦子、油菜就这样被铲掉。两万多亩地,数百万斤的麦子、油菜籽,就是为了突击完成5万多亩退耕还林的指标,然后就听到了各方声音。
3月下旬,要求农户不得在退耕田块耕种;4月中旬,有部门制止耕种,还有部门联合决定对种植户进行行政处罚,待退耕还林任务完成后执行;6月中旬,退耕还林协议签订,退耕行动开始了,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各种花样操作都合理合法,也才有了5万多亩都铲了也属于正常执行的说法。我代那些农户感谢余下来的两万多亩“不铲之恩”,否则沸沸扬扬的就是“5万多亩即将成熟的麦子油菜被铲,为的是退耕还林指标”。事件中也听到了补偿没谈妥的说法,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其实再等十几天,边收割、边栽树,相信也不会影响到退耕还林任务的完成。我的梳理,没有确定下来补偿方案,老百姓信奉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再等,下禁令时错过春季退耕还林关键时机,后面只能草草退耕、匆匆造林,就闹出了这个局面。据我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真实情况,须经过地方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核查三个层次,向农民兑现钱粮,依据地方自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核查则起到监督调控的作用,退耕还林的实际面积和苗木成活率是国家核查的两个主要指标,听说这次栽下去的树很多枯萎了,咋就不担心成活率被核查呢?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辜负每一份辛劳,毕竟是几百万斤的粮食啊,就没有触动当地相关人员的良知,胆恁大呢!
河南朋友说,胆大的何止是那几个?他们那里有个村民小组长,将国家发给该组15户群众的退耕还林资金一直放在自己手里,前几年自己还取几千块出来用用,不是今年县里来了巡察组,这些钱的结局真不好说。群众向巡察组反映,实施退耕还林后,原来能领到退耕还林补贴,最近几年领不到补贴了。善良的百姓们还问巡察组,是不是该项政策已到期?巡察组介入后发现,近1.3万元的退耕还林资金在村民小组长手上快7年了,被滞留发放近7年,胆子真够肥的。
看来前车之鉴没被“鉴”,以前聊过的六盘山西麓有3名村干部,以亲属名义冒领国家退耕还林补贴近10万元,归案后自愿认罪,退还全部赃款,有悔罪表现,各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大娄山南麓某镇财政所副所长,将某茶园的130亩退耕还林补偿款13万多元,仅上交财政所7.5万元,余下占为己有,同样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咋就起不到震慑作用呢?
退耕还林意义非凡,各地积极行动中。记得几年前去湖南时,随行友人说湘江流域开始试点退耕还林了,这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湖南担当,退在湘江流域,利在万里长江,漂亮。湖北的好答卷,20年退耕还林2000多万亩,改变的不仅仅是山山水水,也为山区百姓铺就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退耕农户人均直接政策性增收2800多元,敞亮。1999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当年,数千万农户收割完坡地上的最后一季庄稼,开始了漫长的造林之旅。退耕还林,首先的甜头是补贴,还有林地的产出......
退耕还林,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是不再想听到类似于“一铲了之”的退耕还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