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2号”告诉人们……-2022世界杯买球

世界杯买球方法首页  ››  业界时评  ›› 

“生物圈2号”告诉人们……

2020-09-30 09:57:58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赵光辉

1991年9月26日,距今29年前,8名(4男4女)被严格挑选出的科学家,走进美国亚利桑那州荒漠中的“生物圈2号”实验室,开始了人类一次雄心勃勃的科学实验——能不能在地球之外建立人工的生存环境?

应该说,这项实验准备得很充分:这个巨大的玻璃温室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耗资2亿美元,由顶级科学家与工程师历时7年设计建造。内部建有雨林、海洋、荒漠、草原、沼泽五大生态系统,4000个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还有种植着各种农作物、面积达2020平方米的农场。参与实验的个个堪称大咖,拥有生物学、海洋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领域的专长。然而这8位大咖没有坚持两年就扛不住了,最后可以用“逃出生天”来形容他们离开“生物圈2号”的心情,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

首先是缺粮。种出来的麦子、水稻总是不结籽,虫害大面积发生,粮食产出根本养活不了8个人。虽有家畜,但只够一星期吃一次肉。最后只能靠红薯根充饥,比《火星救援》里只吃土豆的宇航员还惨,在两年内,4名女性体重平均下降了10%,4名男性体重平均下降了18%,个个瘦得皮包骨头。

比“缺粮”更要命的是“缺氧”。从1991年9月26日人类住进“生物圈2号”开始,圈内的氧气含量一直在缓慢下降,二氧化碳量不断上升。到1993年1月中旬,含氧量降到14.5%,相当于生活在海拔4000米。在自然界,任何含氧量低于19.5%的环境都被定义为缺氧。缺氧让实验室内所有人都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后来他们经常几个月无法正常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常常因窒息惊醒。到了此时,生活在这个迷你地球中的8位科学家志愿者,可以说生命已经岌岌可危。至此,“生物圈2号”的失败已经无法避免。

但是,如果把这个实验看成科学笑柄,甚至嘲讽为“奢侈的科学幻想”,是毫无科学精神的庸俗观点。因为科学实验的结果重要,成功与否不重要。没有前面1000种物品实验的失败排除,爱迪生就无法最终找到钨丝发明灯泡。同样,“生物圈2号”的实验失败“成功”地告诉世人:藐视自然注定要遭受惩罚,而农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远高于人们现有的认识。

农业是复杂生态环境的一个结果,没有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农业就无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作物营养,甚至人们要面临饥饿。最初,人们美好地幻想着:能源取自于太阳能,氧气由“生物圈2号”内的植物制造,粮食来自每个人的辛勤播种,肉类和蛋白质可以取自他们养的牲畜。但即使有8位顶尖科学家,仍无法人为调控生态的微妙平衡。除了氧气降低以外,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也几度升高到超出警戒水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使人造海洋中的酸度不断升高,导致大量鱼类与珊瑚死亡。两年时间不到,“生物圈2号”内的25种脊椎动物已经消亡19种。绝大多数昆虫都灭绝了,更糟糕的是,蜜蜂、蜂鸟和其他所有可以传授花粉的益虫无一幸免,许多植物从此无法繁衍。

这个实验还告诉人们: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几乎不受人类理智与情感、劳作与创造的影响。实验中,他们每天上午4小时来维护生态、播种收割庄稼;下午4小时从事分析水土、照料动植物等各种实验与研究。情感方面,他们可以通过通讯工具联系外界,亲朋好友也常隔着玻璃探望他们。甚至“生物圈2号”明确禁止圈内人恋爱造人,但事实是这8人里面产生了两对地下情侣,可见实验中不缺乏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精神慰藉。

但生态失衡了,农业就遭殃了;一旦农业没有了,人类有什么也都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