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参加先正达集团中国组织的安全用药20年回顾,其中他们保护授粉昆虫安全的总结展示,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昆虫对我们如此重要,以致于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昆虫属于地球上个体比较小的生物,但其作用怎样形容都不为夸大。在大自然中,植物授粉除了通过风之外,主要依靠昆虫。据称87%的作物品种需要昆虫授粉,而这其中80%的工作是由蜜蜂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蜜蜂,地球上人类就会陷入危机:作物减产、人类挨饿。不仅如此,蜜蜂还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帮手。据介绍,先正达集团中国携手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先后在山东、陕西、河北、北京、新疆、吉林等省份15个果园,对猕猴桃、苹果、枣、葡萄等8种作物进行农场放蜂和授粉实验。通过这3年不同授粉方式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蜜蜂授粉不仅可以大大节省人工成本,座果率指标上蜜蜂授粉效果好于人工授粉,还可以提高油葵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导致授粉昆虫面临许多健康问题:比如缺少良好的栖息地、缺少遗传和食物多样性、缺少蜂王,加上天气和气候的危害、寄生物和疾病,都会影响蜜蜂的健康、生存。而农药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当然也是我们可以人工控制和减少的。所以自从《寂静的春天》引领的环境保护出现后,社会开始反思:如何在减少农业病虫害的同时,保护对人类意义重大的授粉蜜蜂。
从先正达开展的安全用药培训看,他们从多方面提升对授粉昆虫的安全保护:使用正确的施药设备、避免蜜蜂出现时施药、避免药液飘逸到水源及周边田块、在作物种植区外为蜜蜂提供替代的栖息地。应该说,有了保护蜜蜂的观念后,农药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施用中,时时处处体现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措施。比如用无毒、低毒农药全面替代高毒。记者看到,其农药产品使用手册上的“刮风天禁止打药”“蜜蜂觅食时禁止打药”“附近有蜂箱禁止打药”这些提示,都是农药使用进步的标志,相信也会成为农药操作中的标准化动作。
这一技术和领域的绿色提升,最终会促进生物多样性,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相信这也会成为高质量农业生产、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动能。从这个角度讲,建议先正达把总结会上展示的“保护授粉昆虫安全”的题目,改成“保护昆虫安全”。我们人类对自然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对昆虫的了解还远远不足以决定某种昆虫的生死。把人类作为“自然之子”而不是“自然的主宰”,或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