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小编来约这篇稿的时候,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接近尾声了,遂将今年的部分稿件梳理一下,一起回顾我们共同见证过的2020。
几年没回家乡过年了,今年回了家乡,走亲访友地串门唠嗑、把酒言欢安排得满满的,一场疫情让所有的安排戛然而止,猝不及防。除夕前夕,千万人口的大武汉封城,口罩供不应求,友人无奈下买过几十元一个的口罩。宅在家里,读小说看电视刷手机,心早飞向大湖北,多了一份牵挂,宅在家里是一种责任,是一项任务,也是一种担当,这时却有着最美逆行者为国为民,逆向而行,不明归期,不惧风险,此处有掌声。封一座城,救一国人,76天的封城史,将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时代记忆。
新冠肺炎疫情给春耕生产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春耕粮食面积大约9亿亩,生产好的农资产品运不出去,需要加工的配料进不来,大家一起呼吁“农资产品运输当畅通”“农资供应堵点当打通”。等闲识得东风面,不负光阴不负卿,在各地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中,农资企业复工又复产,农资到田“最后一公里”打通后,春耕人在野、农资似山立,夯实了粮食丰收基础,守住了“三农”这战略后院。
6月初,南京、佛山、上海等多个城市相关规定频频出台,支持有序占道经营,麦浪滚滚喜悦多中妈妈让你在城里好好摆摊,就不喊你回家割麦子了。忙于地摊经济,全国绝大部分的小麦都实行了机收,尽管少了回家麦收的缱绻思乡情,全部机收终是打开未来农业的金钥匙,智慧农机,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如火如荼三夏生产中,智慧农机暖阳下迎芬芳,农民朋友不再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未息,但愿人安与年丰,足矣!
冷冷的冰雨在华夏大地胡乱地拍,农作物大面积受淹绝收……祸不单行,台风来了,给上海、浙江等地农业造成重大损失,还是某些市县有记录以来台风综合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台风我一直认为是东南沿海的夏季特产,7月空台后竟然扭转攻势,直攻东北,是1949年以来东北首次半个月内遭受三台风袭击,深度影响吉林、黑龙江,也是有确切历史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我们只能“拍了拍”老天爷,求您别再下雨了,马不停蹄地灾后自救,才能还受灾农田一片浓绿葱葱,还没有充分领略“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却完全感受到玉米、大豆价格尖上尖,柳梢儿就遮满了天,价格都涨出了俊俏好容颜。
玉米、大豆涨价涨出了俊俏好容颜,水稻也涨价了,今年种水稻同样收益好,毕竟“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每年浪费千万吨粮食更加要不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拒绝浪费是保障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问题,不能马虎。
直播带货,是今年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了,我也写过几篇文章,一晚上被带出数十亿的货,不服不行;“吃援湖北”的带货直播,不夸不行;消费扶贫的带货直播,不买不行。农产品直播带货要守规矩,守底线,不能亏本赚吆喝,不能为了几捆白菜的流量将团购优惠、拼单折扣的成本转嫁到田间地头,所以农产品直播带货一定要“耗子尾汁”(好自为之)。一边思考星辰大海,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萝卜青菜,只要一心为涉农产品作贡献,其实更让人心潮澎湃。
这个看似不那么省心的2020,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和糟糕,万花丛中拈花一笑,翻手是多情覆手是妖娆,让我们共同笑对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