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陆续接到不少电话,除了节日问候邀请观秋景品螃蟹外,不少友人说到有些地方又对农民朋友饲养的鸡鸭鹅猪下手了,说是全部要清理完毕“一刀宰”,而对这些鸡鸭鹅猪痛下杀手的原因是当地的水质不达标。
我记得前几年说水质不达标,然后一刀切地拆完了河里所有的渔网渔具,我解读为另一种名至实归的“禁渔”,怎么今年水质不达标,又对家禽家畜动手了呢?百姓就是有点迷糊,是不是上面政策有什么变化吗?
我认为政策不会有变化,十多年前就明文规定:“任何地方不得以新农村建设或整治环境为由禁止或限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怎么前几年猪价狂涨时,有些地方甚至下达了养猪指标,鼓励养猪,激励养猪,奖励养猪,目的就是快养猪、多养猪,怎么现在水质不达标又是拆猪棚推鸡舍了事呢?
也曾跟养猪大户们闲聊过,只要配套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等治污设施,划分好生猪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养殖废水不偷排不漏排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质不达标的帽子不要随意扣到家禽家畜身上,这不公平。
禁养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通不给养不让养,而是在禁养区不可以养,比如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比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比如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等人口集中区等。水源保护关系着百姓的饮水健康生命安全,禁养合情合理合规合法;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别人去你那里开心地游玩,你弄一大堆的鸡鸭鹅猪在景区里四处晃荡,再加上它们四处散落的粪便,当然不合适。人口集中区不能养也很好理解,为了你家小孩能吃到所谓正宗的土鸡蛋,别人要每天忍受着臭味和叫声,还得散步在肮脏的林荫道上吗?
限养区就是禁养区和适养区的过渡区,是对禁养区的保护,在一定区域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不再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现有的畜禽养殖场要限期治理,污染物处理也要达到排放要求;无法完成限期治理的,应当搬迁或关闭,这些做法老百姓也支持、理解和赞成的。
适养区则是除了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区域,作为畜禽可养殖的地方。可养区内养鸡养鸭养猪的,只要注重环境保护,其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就皆大欢喜啦!
诚然,乡村振兴战略中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于是面对家禽粪便不容易清理的客观事实,便有专家建议不再让农村养家禽,对于这个哭笑不得饮鸩止渴独辟蹊径的观点,三农问题专家立即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农民自己养点鸡鸭鹅都不允许了,这样是影响民生的。你说农村里养了几只鸡河里游着几只鸭,又有什么关系呢?水质就受影响了?环境就变脏乱差啦?这种养鸡养鸭,我们强烈感觉到人畜无害,相反增添了无尽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味道呢!
农民养点鸡鸭鹅猪,既能增加点收入,又能有些事儿做,总比每天沉醉于麻将桌子上要好得多,乡村振兴首先从农业振兴开始,只有农业崛起了百姓才能富起来。只要控制好、治理好畜禽养殖污染,美丽乡村建设就不受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不受影响,不要为了所谓的“水质污染”“环境保护”,就将老百姓辛辛苦苦喂养的鸡鸭鹅猪通通“一刀宰”了,这确实会影响民生的。
只有绿油油的菜园子,满院子欢跑的鸡鸭鹅,烟囱中的袅袅炊烟,外加“春江水暖鸭先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才是诗意的田园风光,紧急喊停养殖环保,取消不合理的禁养规定吧!
□坤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