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销新闻联播第447期
一、时政新闻
1、总社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编辑:阮可)
2月1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国家开发银行在京签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将发挥双方组织体系优势和开发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优势,统筹支持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和为农服务业务发展,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总社理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梁惠玲,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欢出席并讲话。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代表双方签约。
梁惠玲表示,近年来,总社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共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效。此次签约是双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开启双方共同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总社将与国家开发银行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等领域深化合作,同时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渠道和“832平台”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销售农副产品,共同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赵欢表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扎根农村,联结城乡,具有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功能优势、专业优势,是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世界杯买球app网站的合作伙伴。国家开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与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重点领域的业务合作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双方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的合作力度;加大业务创新,共同研究更多可行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加大双方多层次的沟通和衔接,统筹好发展和风险防控,推动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落地实施。
2、供销火炬手向中国供销合作社陈列馆捐赠冬奥会火炬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编辑:刘娇)
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助力冬奥文化传播,2月2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吉志雄向中国供销合作社陈列馆捐赠奥运火炬。
北京冬奥会火炬是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接续奋斗,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物,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物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吉志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机关党委巡视工作处处长,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经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与北京冬奥组委选拔,优中选优,吉志雄被确定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中国供销合作社陈列馆是保存和展示全国供销合作社珍贵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源的重要阵地。此次捐赠奥运火炬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也是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的传承。冬奥火炬将入藏陈列馆6号展厅内。此支奥运火炬寄托了供销合作社人对奥运会的美好祝愿,也激励着供销合作人发扬奥林匹克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一起向未来。
3、广东省供销社召开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
(来源:广东省供销社编辑:朱静文)
2月18日,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召开了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对2021年度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业绩考核优胜单位进行表彰,对全面落实《广东省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行动计划》作进一步部署。
会议强调,面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要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面向小农户的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走出一条全国领先的联农带农广东路径。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服务,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功能,做好春耕、三夏等重要农时农资保供,打造“耕、种、管、收”全程农资农技服务网络,优化提升优质丝苗米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做优粮食保供基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二是全力抓好农产品冷链骨干网建设运营,加快布局建设进度,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现代农业加工产业园区。
三是加快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围绕“大农场”“大厨房”“大市场”等战略定位,推动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高水平建设,围绕助力日用消费品、工业品下行,建设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
四是加强联农带农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实施“五大联农工程”,建强县镇村联农组织,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服务水平,加快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4、江苏省供销社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来源:江苏省供销社编辑:朱静文)
2月18日,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召开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陶长生和江苏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陈金池出席会议并讲话。
陶长生回顾总结了2021年江苏供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工作,
陶长生指出,江苏供销系统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
陶长生强调,新的一年,江苏供销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突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正风肃纪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新气象新作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典型报道
5、央视《新闻联播》等六连发 聚焦供销合作社春耕农资保供
(来源:编辑:阮可)
连日来,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第一时间》等栏目持续聚焦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春耕生产,全方位展示供销合作社系统保障春耕备耕,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的情况。
(央视《新闻联播》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时长00:23)
为保障今年春耕备耕需要,全国供销社系统积极与上游重点生产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加大备肥力度。今年,国家将新增一定规模的夏管肥临时储备,2月底前全部到位。
同期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 龙文
全系统将从工厂采购到货肥料3400多万吨,可满足国内用肥需求的70%。
(央视《朝闻天下》关注农资供应保春耕春耕时节各方加大农资保供稳价时长01:55)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出现波动和上涨。农资供应能否得到保障,各地又有哪些好的做法来积极应对?我们来看记者发自一线的报道。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春节后尿素钾肥价格继续上扬。
同期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 龙文
当前尿素和氯化钾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32%和94%,与今年年初相比分别上涨了3.2%和5.7%。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去年受国际市场拉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为保障今年春耕备耕期间农资供应,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建立了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生产方面,保障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供应,指导地方建立工作专班,保障重点化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通过这些措施,近期化肥产量同比增加。以尿素为例,根据调度,近期产量连续增长,气制尿素日产量约3.5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近141%。流通方面,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积极与上游重点生产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加大备肥力度,库存较前期持续增加。储备方面,国家春耕肥储备正按要求有序入储,后续将根据各地春耕启动时间,于今年3月到5月间投放市场,此外今年新增一定规模的夏管肥临时储备,将陆续于2月底前增储到位,下一步供销社系统还将继续加大储备供应。
同期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 龙文
预计今年1月到4月,全系统将从工厂采购到货肥料3400多万吨,可满足国内用肥需求的70%。
(央视《朝闻天下》关注农资供应保春耕加大生产 创新服务 确保春耕用肥时长01:35)
力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各地都在抓生产提运力,切实保障春耕生产需要。
同期声: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云订货”负责人 肖广伟
线上订单收到了,我们会尽快装车发货。
订货不上门,签约不见面。近一个多月以来,位于山东烟台的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五洲丰肥料公司通过线上“云订货”方式签订生产订单8000单,同比增长30%。
同期声: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烟台生产基地负责人 孙兵
产量较往年同期增长20%,预计生产高峰将持续到4月中旬。
为了向国内适当引入钾肥资源,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开拓境外钾资源。今年以来,通过东部海运集装箱和散货进口、西北中欧班列和西南中老铁路等海路运输双通道,累计向国内输送钾肥资源15.6万吨。
同期声: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蓓
我们联合亚钾国际在老挝建设的百万吨钾肥改扩建项目投料试车成功,后续将持续加大钾肥回运力度,保障我国钾肥稳定供应。
开工率上升、生产持续向好的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强化产销对接,各级供销合作社建立农资保供工作专班,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工作机制,确保农资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
(央视《朝闻天下》关注春耕生产送科技下乡 为稳产多产开好头时长01:33)
在保证春耕用肥的基础上,多样化的科技下乡和技术帮扶,为今年稳产多产开好头起好步。
一部智能手机、一个登录密码,农民在自家田地里就能登录广东现代农业服务管理平台,听着技术指导,看着小视频就可以自己完成集中施肥。多样化的农技服务已经成为春耕新的“打开方式”。
同期声:广东肇庆市怀集丝苗米产业园种植户 李任贵
用无人机打药施肥,一天能打几百亩的田,不仅成本降下来了,产量也提高了。
同期声:广东供销社怀集丝苗米产业园春耕服务队 吴栋杰
我们与广东省农科院等多个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培育新品种,统一种苗供应。
用大数据帮忙与专业院校科研单位结合开展“云服务”,让农民省钱省心又省力。农资到家的同时,供销系统在全国2000个线上服务点也同步展开科技指导,专家和技术员在直播间里和农民连线,解决实际困难,科学管理,精准施策。
同期声:广东供销社春耕技术服务下乡负责人 吴培坚
正在开展的“春风行动”系列惠农活动,每亩节省农药使用20%,减少用肥5到10公斤。
同期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 龙文
通过农资农技大讲堂,全系统(供销合作社)已经开展了4000多场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受益农户500多万。另外,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上千个供销春耕服务专班下沉到一线,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央视《第一时间》关注春耕农资保供各部门加强部署 春耕化肥供应总体有保障时长01:09)
随着春耕备耕的推进,各地迎来化肥使用的高峰期。今年全国春耕化肥供应总体情况如何?
据介绍,自去年11月起,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解决影响生产开工的有关问题后,尿素、磷酸二铵等生产企业开工率、日产量稳步回升,生产持续向好,库存逐步回升,春耕化肥供应总体有保障。
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统计,2021年12月末,供销社系统化肥库存1689.05万吨,同比增长22.65%。
此外,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农资保供专班,组织开展奋战二百天,全力做好冬春农资保供工作。一方面,组织专家研判春耕期间化肥需求,为企业安排生产计划提供参考,同时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倡导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利用率。
(央视《第一时间》关注春耕农资保供广东:化肥价格高位持稳 供应增加保春耕,时长02:03)
来关注春耕备耕的消息。在国际市场需求拉动、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等因素影响下,2021年我国化肥价格达到近10年高位。随着国家保供稳价等一系列措施落地见效,价格在去年12月高位回落。现在我国一些地区春耕备耕陆续开始,化肥价格如何,对于农民春耕备耕有哪些影响?我们来看记者在广东江门的调查。
这两天,在广东江门市横陂镇的一家助农服务中心,前来选购化肥的农户络绎不绝。何奇崇今年种植水稻20亩,他告诉记者,今年化肥的整体价格较去年上涨两成以上。
同期声:广东江门市横陂镇水稻种植户 何奇崇
那个田已经耙过了,准备过十多天就放水再耙,用肥大概是三千,一共就一万八千块钱。
同期声:广东江门市横陂供销社负责人 何赞竞
虽然今年化肥出厂价格总体偏高,但是我们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的方式,降低进货成本。
据介绍,去年化肥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高位,随着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的推动,去年12月份化肥价格高位回落,近期随着需求增加,价格稳中小幅上涨。何赞竞说,除了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较往年也有上涨。为了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当地农资部门加大采购力度,多渠道调集农资产品货源,及时增补采购。同时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同期声:广东省江门市供销合作联社综合业务科负责人 黄文植
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筹备货源,一共储备了化肥2.5万多吨,还有1.5万多吨马上可以到货,所有货源第一时间配送到各个农资门店,让农民随时可以购买化肥,保证不断供。
6、“北肥南运”保春耕 水运降低化肥运输成本 稳价保供
(来源:安徽省供销社通讯员陆秀程编辑:朱静文)
随着产量的增加,今年春耕期间化肥市场价格有所上涨,为了降低春耕的成本,各方都在找办法,其中降低运费就是个好办法。
在山东省泰安市的多家化肥企业的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受国际市场拉动和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当前,化肥原料和尿素的出厂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同期声:瑞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广金
为保障春耕备耕,各地都在保生产提运力。
同期声:央视记者 王亚平
记者了解到,这批尿素由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订购,抵达安徽后再运往当地的复合肥企业进行二次加工。面对当前居高不下的化肥原料价格,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调整了采购和运输计划。
同期声: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氮肥事业部副总经理 解鹏
由于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这批尿素要经过15天左右的时间抵达安徽,为了加快农资采购进度,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在山西又采购了二万吨尿素,经铁路运输5天送达。
三、简讯
7、云南昆明市供销社开展废旧农膜回收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来源:云南省供销社通讯员 陈武 编辑:刘娇)
云南昆明市供销合作社依托物资回收公司经营网络,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制定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对废旧农膜回收进行规范,规划建设了集销售、回收、利用、推广等一体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自2020年开展试点以来,仅下属的安宁市供销合作社物资回收公司就回收废旧农膜254.13吨,废旧滴灌、喷淋管带174吨,实现了废旧地膜100%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