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里,提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来的,要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复合种植模式1500万亩以上”,遂有多方友人让我敞开来写写带状复合种植。我能力有限试试看吧,反正不当之处你们也没少戏谑我。
有心人说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5次提到大豆、4次提到玉米、两次提到小麦和稻谷,足见大豆之重要。大豆是我国确保粮食安全最突出的短板,去年产量1600多万吨,进口9600多万吨,前年进口超亿吨,要想吃得好,大豆少不了。既然稻谷和小麦有盈余,为何不减少有盈余农作物的种植而增加大豆种植呢?或者在不影响其它农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加大大豆产量,这就要用到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了。笔者了解的是,不仅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式,还有木薯大豆、马铃薯大豆等带状套种方式。我把带状复合种植简单地理解为曾经的套种和间作,或者说是老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升级了,这样的理解来自于这么一段说法——“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针对我国旱地间套多熟种植习惯,采用不同的农作物和大豆带状间作套种,从品种搭配、农作物生长、营养搭配等复合种植体系,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一体’现代化农业技术”,我的理解没偏颇吧?其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并不是第一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一号文件里出现过,只是今年是大面积推广的第一年,中央财政也会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给予适当补贴。
四川友人来访,我们聊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说是该省“十三五”以来投入1800多万元,进行复合种植生长模式研究、大豆品种改良、示范推广等,筛选出了适宜的大豆新品种将近30个,成为全国大豆产量第三大省,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
燕赵有个县级市,早几年改区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的样子,3年前就在家庭农场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播种收获全部机械化,玉米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大豆平均亩产200斤以上,相当于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了一茬大豆,每亩多出几百元的收入,这种看得见的实惠,大家很喜欢。听说该省今年要推广100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春播已种25万亩,其余在夏播完成,正处播种关键期,任重道远。
那一年我去北方某海滨城市出差,曾应邀前往某县级市的书院感受那份独有的凝重和古朴,飞檐翘脊,青砖灰瓦,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一亩地原来种植玉米4000多株,现在密植还种这么多,并挤出半亩地来种大豆,大豆的固氮作用使得化肥用量减少了,一亩地的正常年景多收了半亩大豆的钱,不同作物的和谐共生,同样和谐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听说今年大力支持清种大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池埂豆等模式,全省增加大豆面积10万亩以上,一片好风景。
这边说减少了化肥用量,彩云之南的熟人介绍他们开展绿色防控,减少了农药用量。现在玉米处于喇叭口期,大豆处于花芽分化期,是大豆卷叶螟、蚜虫和玉米锈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高发期,这里的人们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利用昆虫信息素来诱杀草地贪夜蛾和雄虫,使得玉米免受少受虫害,确实减少了农药用量,我感觉这样的防控既降低了农产品农残,又节约了种田成本,值得推广。
轰轰烈烈进行着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想必会让新的一年我国大豆产量大增,带来的好处不用我絮絮叨叨狗尾续貂了,记忆中大豆那些白紫色的蝶形花马上要开了,轻盈可爱,实属欲罢不能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