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丰收很怡人-2022世界杯买球

世界杯买球方法首页  ››  业界时评  ›› 

初秋的丰收很怡人

2022-09-02 09:00:00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 坤 哥

高温持续打卡,“烤”验仍在进行,几位好友让我聊聊罕见的高温与粮食关联的方方面面。我说长江水位大降,九江有村民担忧水稻和棉花要减产70%;多瑙河、莱茵河、波河水位大降,50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席卷着半个欧洲,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地区,而其中法国、德国又是小麦主产国,粮食减产无可避免,今年欧盟小麦受极端高温等恶劣天气减产数百万吨已成事实。对友人关注的粮食危机夸夸其谈时,江苏强降水来袭,连续几天强降水,江苏、东北、渝北、陕南、甘东等地方不会旱涝急转吧?南方地区的持续高温天气虽然结束了,涝灾两个字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忧心忡忡时几个地方友人来电,说我们这里丰收了,算是慰藉了一下被高温烤了40多天而受伤的心灵。

熟人在海南岛著名的长寿之乡租地种荔枝、胡椒,我都用心品味过。前两天来电话,他的500亩水稻刚刚收割完了,“臼头舂米心头青”,一下舂了几百斤,寄点新米过来品尝?不用了,还是喜欢粳米多些,“臼头舂米目圈红”“臼头舂米伤着脚”,大汗淋漓下的劳动成果受之有愧。张家界的这位熟人,原来是一位地陪导游,后来回归乡里种田,200亩水稻收割机干活,已经变现;5亩水稻人工收割,夫妻俩手工打谷子,我感觉不出来机收和手打的差异,不用寄来欣赏了,只是强烈感觉到手机屏幕上传来的累并快乐着,被你们的丰收喜悦感染到了。近日,在广东某农资企业工作的朋友来访,说是前些日子请假回老家帮家人收稻子,10亩再生稻收了14000斤稻子,家乡到处洋溢着稻花香。难得的是上小学的孩子满头大汗乐此不疲,说是过些日子还要回老家,帮爷爷奶奶收稻子。是的,碧绿的中晚稻尚处于抽穗期,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静待中晚稻再丰收。

丝绸之路上有个县,种了6万亩玉米,眼前全部进入收获季。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田间,摘穗、秸秆粉碎、装车一次性完成。通过招标的玉米托管服务不但加快了玉米收割进度,农户每亩还能得到30多元的补贴,熟人说全县玉米颗粒归仓,高温烦闷时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好多了。

江苏今年的高温为1961年以来最强,19个气象监测站高温天数40天以上,5个站的高温天数50天以上。山西某地友人请我去避暑,就联系了另外友人请他接机。“这个时候别来,接连几天超30℃,热死了。”“你说30℃热死了?我们多少天超40℃了!”“那你随意吧,老家马铃薯大丰收,给你快递还是坐飞机带着?”那里是沙壤土,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马铃薯口感好,只能白吃不能给你大量推销,无功不再受禄。”“我印象中你老家的甜糯玉米也该收获了,前面降雨多,对产量有影响吗?对收割有影响吗?”“现在都搞丰产方、示范田什么的,几乎不受影响,产量稳中有增,亲戚们说种玉米纯收入都在千元以上,实实在在发了一笔玉米财。”

一位友人家住大夏河畔,海拔3000多米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100亩燕麦饲草料大丰收,看那轰轰隆隆冒着青烟的收割机在割燕麦,打碎、压缩、打包,心就没来由空落落的,感觉少收了多少燕麦米,又想想这样的农牧互补不光改善了生态,草产业同样让他们致富奔小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在吃燕麦草,真想和草原有个约定。

想必这篇文章刊出后,又是有褒有贬,况且是统一口径的“太接地气”,不做置评,只要农业人给我带来丰收的讯息,免不了心旷神怡,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