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伟:一个用科技种菜的农场主-2022世界杯买球

世界杯买球方法首页  ››   ›› 

王正伟:一个用科技种菜的农场主

2020-01-22 11:02:12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作者:舒水明

 

王正伟(左二)为种植户讲解种植技巧。

王正伟在大棚里管理南瓜。

  “作为一名农场主,要热爱这片土地。只有热爱它,才会精心种植、用心管理。”这一句话是王正伟经常提及的。
  王正伟是浙江省龙游县王正伟家庭农场负责人。他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一个农场主,首先要懂农业生产的知识”的诺言。他虚心向农技专家请教,自己刻苦钻研农业知识及农业生产技能,他的反季节蔬菜、抗雪压大棚就是最好的佐证。
  创业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但是,只有热爱它,这条创业的路才能走得更久、更远,王正伟对此深信不疑。
  蔬菜园里天地宽
  王正伟的工作经历十分丰富,这与他后来能够创业成功有着莫大的联系。
  他来自于安徽省阜阳市,15岁到山东省烟台市做了一名泥水工,25岁到浙江省金华市做蔬菜批发生意,一干就是10年。通过蔬菜批发生意,他见证了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同时也认识到老百姓对农产品的安全意识逐年提高。他非常看好蔬菜今后的发展前景,就决定自己种植优质蔬菜。2010年,经朋友介绍,他来到龙游县詹家镇坑头村承包土地。2013年9月,注册成立了龙游王正伟家庭农场,搞起了蔬菜种植。
  创业的第一年,王正伟承包了150亩土地,种植莴笋、西红柿、毛豆、长豇豆等蔬菜,但一场雪灾让他损失了50万元。之后的两年,又是洪水和雪灾,他又亏损了155万元。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几乎赔光了所有批发蔬菜赚来的钱。面对这一系列的变故,王正伟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改变现状,他想到了放弃。就在这时,龙游县的农业部门知道了他的情况,对他抛出了“橄榄枝”。
  于是,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王正伟建设排灌水渠基础设施、安装滴灌设施、投保农业政策性保险,并请来技术专家上门指导,家庭农场再次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农场占地280亩,其中建有大棚120余亩,水、电、路配套齐全,全年蔬菜总产量3000吨,总产值720万元,亩产1万公斤,亩产值22000元,实现亩利润1万元。农场还解决了当地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减少了冬季农田抛荒问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场种植有了起色后,王正伟对种植更感兴趣了。他先后引进金石王子(番茄)、格林(番茄)、碧绿(苦瓜)、飞桥(莴笋)等新品种示范种植,探索出搭架绑蔓茄子新种法。在王正伟的带领下,农场每年至少开展一个示范项目。2014年,进行了菜鸡共育沼液灌溉种养结合新模式试验;2016年,进行“菜菜稻轮作”技术示范;2017年,进行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并与衢州市农科院合作进行衢椒1号、农望长尖(辣椒)、越冬松花菜130天等品种试种。“还有一个新模式是蔬菜轮种,一亩大棚可以净赚一万多元。”王正伟先在大棚里种南瓜,等南瓜采摘完,再种豇豆。待豇豆“下山”,接着种莴笋。王正伟介绍,小南瓜虽然销量好,但平均价格在每公斤1.8元,是个保本价,重点还是豇豆和9月份种上的莴笋,能带来好效益。小南瓜、豇豆、莴笋三种蔬菜轮种,避免了长时间在单一田块上种植单一作物而使土质变差的问题,轮种方式不仅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此外,他还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只要轻按键盘就可以完成基地浇水施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王正伟还自行摸索出菜用番薯叶大棚反季节高效栽培、大棚抗雪压和露天茄子钢架栽培三项技术,并进行了专利申请。
  几年下来,家庭农场搞得有声有色,王正伟被评上高级农民技师及蔬菜农民专家,成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首批会员,在龙游蔬菜种植界小有名气。
  走差异化发展路子
  王正伟肯学习、爱动脑,在蔬菜种植上也是如此。
  根据多年批发蔬菜的从业经历,他不随大流,不跟风种植,而是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种植计划,采取“错季上市”蔬菜盈利模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效益水平。
  “农场的菜一般都比别人提早两个月上市。等别人的菜上市了,我们就卖别的品种了。” 王正伟自豪地说。“走差异化道路”,这是王正伟这两年摸索出来的。靠这个方法,2018年他的辣椒亩效益就达到了1万元。据介绍,农场道路两边都种着韭菜,除了可以用来绿化外,还可以增收。30亩连栋大棚韭菜,4年种一次,每年可以割10茬—12茬。在冬天,45天割一茬;在夏天,20天割一茬。
  为了让农场卖出去的菜食用安全、品质有保障,王正伟制定了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生产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蔬菜生产做到有档案、可追溯。同时,他积极推广应用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制作番茄等蔬菜标准化生产流程图,在生产中严格按标准化规程操作,严格按绿色产品的要求组织生产管理。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以清沟、摘除老叶、防虫网为重点,尽量做到少施或者不施农药,使作物达到绿色、无公害生产要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他进一步加强实施绿色农产品牌建设,申请注册“王正伟蔬菜”商标,2012年申报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14年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先后在浙江蔬菜精品展销会上获得两个优质奖。
  如今,在王正伟的带领下,农场已成为浙江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示范点,衢州市农科院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龙游县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还是目前衢州市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家庭农场之一。2017年,农场被作为衢州市蔬菜生产会议、浙江省创新农作制度试验示范资助项目的现场观摩地,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和肯定。
  “现在,我对种菜越来越有兴趣,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在未来,我还要多学习科学技术,用科技兴农、用科技富农。”王正伟坚定地说。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供销合作社)